98000多座水庫、98處蓄洪區……從三方面看我國水利建設成效
今天(9月9日)上午10時,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,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水利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。李國英表示,具體來說,水利建設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。
第一,基本建成了流域防洪工程體系,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備了抗御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最大洪水的能力。到目前為止,全國已經建成了98000多座水庫,總庫容8983億立方米,修建的各類河流堤防43萬公里,開辟了98處國家蓄洪區,總容積達到了1067億立方米,這些水庫、河道及堤防、蓄滯洪區組成了流域防洪工程體系,我們依靠這些工程體系,同時運用攔、分、蓄、滯、排等綜合措施,抵御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,比如像2020年,長江三峽水庫的入庫洪水的洪峰流量達到75000立方米每秒,比1998年相同斷面63000立方米每秒還多出了12000立方米每秒,通過調度三峽水庫為核心的中上游水庫群,大大減輕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。
第二,經濟社會用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。相繼建成了南水北調、東線中線一期工程,以及其他一大批跨流域、跨區域調水工程,全國水資源配置和城鄉供水體系逐步得到完善,現在年供水能力達到了8500億立方米,城市多水源的供水保障體系日漸完善,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“十三五”初期的76%,提高到現在的83%,灌區續建配套大規模的節水改造在加快推進,灌溉面積發展到今天,達到了10.37億畝,這10.37億畝占到全國耕地面積的54%,但是它卻生產了全國75%的糧食和90%的經濟作物。
第三,生態系統保護治理成效顯著。實施了黃河上中游、長江上中游、京津風沙園、東北黑土地、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等國家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,大規模推進坡耕地整治和清潔小流域治理,水土流失強度明顯減輕,嚴重的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有效的遏制,河長制、湖長制從有名走向了有實、有能,治山治水換來了青山綠水,越來越多的江河湖泊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。
請先 登錄后發表評論 ~